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5-03 21:21:00
□文翔(河北师范大学)
5月1日,浙江嘉兴一家名为“胖都来”的商业卖场正式开业,因其与知名品牌“胖东来”的名称高度相似,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。2日,胖东来方面回应称已经取证并向对方邮寄律师函。(5月3日 澎湃新闻)
近年来,“胖东来”凭借优质的服务、良好的口碑和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商业特色,成为行业标杆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信赖,甚至成为河南许昌的一块“城市名片”。而浙江嘉兴新开业的“胖都来”,名称与“胖东来”仅一字之差,读音、字形高度相似,在听觉和视觉上极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。面对“搭便车”的质疑,“胖都来”方面回应称,命名是因为老板姓“都(du)”,“胖”寓意着丰盈、富足、美好,是经营理念的体现。取名“胖都来”,是希望向胖东来学习。然而,这一解释仍难以打消外界对其“蹭热度”“傍名牌”的疑虑。
这起“胖东来”与“胖都来”的纷争,表面上是两个品牌间的名称争议,实则反映出商业竞争中品牌保护意识的重要性。当下,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急功近利,类似“擦边球”行为屡见不鲜。例如,“茶颜观色”抄袭“茶颜悦色”,“河底捞”模仿“海底捞”等。此类行为不仅损害了被模仿品牌的权益,更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,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;同时,模仿者自身品牌也难以实现长远发展。
从法律角度分析,根据我国《商标法》规定,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,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,容易导致混淆的,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。“胖都来”在类似经营领域使用与“胖东来”高度近似的名称,这种行为极有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。不过,最终是否属于侵权行为,还需经由法律判决认定。
企业应当认识到,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依靠抄袭、模仿或许能获取一时的流量,但无法赢得消费者的长久信任与市场认可。品牌的生命力,在于通过持续创新产品、提升服务质量、塑造品牌文化等正当途径,以真诚的态度和优质的体验赢得消费者青睐。唯有如此,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