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吴桂元《晏子坝》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22 10:29:00    

来源:【绿色中国】

文/吴桂元

“晏子坝”这三个沉甸甸的字眼,在百年前某个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,先民们的铁镐与地下的石灰岩层轰然相遇,发出了改变这片土地命运的铿锵回响。从此,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成了最朴素的晨钟,窑火通明的夜晚化作最虔诚的暮鼓。

工匠们像虔诚的朝圣者,用铁钎叩问大地,用汗水浸润岩层。他们掌握着"看石色、听石音、辨石纹"的独门技艺,在青灰色的岩壁上寻找最完美的开采线。采石场里,壮汉们喊着浑厚的号子,将千斤巨石撬离山体;窑工们守着馒头窑,透过观察孔注视着窑内矿石的每一次蜕变。鼎盛时期,十几座石灰窑星罗棋布,运输的独轮车在山道上碾出深深的辙痕,整个晏子坝都笼罩在石灰粉扬起的薄雾中。

这些洁白的粉末渗透进湘东北角生活的每个角落:建筑工匠用它调和的三合土,砌起了浏阳“大围山”的青砖黛瓦;农人将它撒入酸性土壤,让板结的田地重新呼吸;妇人用它漂白的粗布,裁成了姑娘们出嫁时的贴身衣物;甚至每逢疫病流行时,家家户户都要在墙角撒上一圈石灰,像画了道驱邪的符咒。最令人称奇的是当地独创的“石灰腌菜”,在陶瓮里铺层生石灰,竟能保藏蔬菜经年不坏。

开采的轨迹犹如一部地质史诗,从洞阳河畔的“狮子口”起始,工匠们追随着矿脉走向,像解剖巨人躯体般精准作业。经年累月,硬是在群山中啃噬出个近百亩的巨坑,最深处达三十余米,站在坑沿俯瞰,犹如凝视大地的瞳孔。当开采面触及地下水位时,汩汩清泉涌出,形成了如今碧波荡漾的“石灰潭”,石壁上那首“石井灵踪信不凡,一泓岩下碧深潭”的摩崖石刻,倒映在水中随波摇曳,仿佛时光书写的密码。

晏子坝身后巍峨的九龙山,是造物主赐予的天然屏障。这座形似蟠龙的山体由九道山脊组成,每逢雨后,九条银练般的山涧奔流而下,故得“九耙龙”的俗名。山中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,银杏、楠木等古树名木比比皆是。生物学家曾在此发现过罕见的中华秋沙鸭和红腹锦鸡,而当地老人则信誓旦旦地说见过白化的麂子——他们称之为“山神的信使”。

山脚下的三大自然冲,记录着中国乡村城镇化的微缩史。铁笼冲得名于清末土匪在隘口设置的铁栅栏,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后迁出的周老汉,至今仍记得用背篓背着电视机翻山越岭的滑稽场景。楠冲的楠木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时几乎砍伐殆尽,如今只在老屋场残留着几株合抱粗的树桩,年轮里藏着岁月的秘密。唯有西冲因地处古道要冲,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农耕文明记忆——春分祭山、谷雨开秧、立秋尝新等习俗仍在延续,成为民俗学者研究的活化石。

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建造洞阳水库,临时修建了一条砂石路,最初仅能通行载重四吨的“解放牌”卡车。当时公社组织“万人筑路大会战”,村民用石碾子压实路基的场景,被定格在老照片发黄的相纸上。这条路之后经历了多次升级,而2013年长浏高速正式通车后,彻底改写了晏子坝的经济地理坐标——从此这里到长沙“黄花”国际机场仅需20分钟,时空压缩效应立即显现:几年内新增大小物流企业几十家,农家乐几十户,连香港的客商都来考察过矿泉水项目。

石门楼屋场的改造堪称乡村振兴的典范。设计师巧妙地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与本地“五柱八棋”的穿斗式结构融合,既保留乡愁记忆,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。“龙泉山庄”和“饭铺”的菜单就是一部饮食方志:清蒸洞阳河鳜鱼、九龙山笋干炖腊肉、荷叶塘泉水豆腐......每道菜确保原生态的原汁原味。更妙的是村口的“诗词长廊”,不仅展示着苏光庆、邓水平等名家的墨宝,还定期举办“田埂诗会”,农民诗人周老五的《石灰吟》在网上点击量逾百万。

而关于“荷叶塘”的传说更令人神往:地质队曾探测发现井底连通着地下暗河,难怪旱季时周边水井干涸,唯有它依旧清泉汩汩。科学家解释这是虹吸效应,而老人们则坚信是龙王爷在报恩——相传明朝时有书生在此救过受伤的金鲤。

如今站在石灰潭边眺望,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令人心潮澎湃:东面是废弃的采石场,岩壁上开采的凿痕依然清晰可辨;西北面是浏阳经开区现代化的厂房,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;眼前的长浏高速上车辆川流不息,宛如时代的脉搏;南面的九龙山依旧苍翠如黛,守护着这方水土。这种奇妙的时空叠印,恰似石灰岩的轮回——历经亿万年沉积,又在烈火中重生。晏子坝的变迁告诉我们:真正的乡村振兴,不是推倒重来的颠覆,而是像石灰调和砂浆那样,让传统与现代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当暮色染蓝九龙山的轮廓,晏子坝的灯火次第点亮。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霓虹灯与农家小院的灯笼交相辉映,石灰窑遗址公园的投影秀正在上演,将往昔的艰辛与今日的荣光投射在岩壁上。这方神奇的水土,既有石灰般的坚韧品格,又具清泉似的灵动智慧,在新时代的淬炼中,正焕发出令人惊叹的生命力。正如那首在村民中口耳相传的新民谣所唱:“九龙山下石灰白,荷叶塘边茶花开,高速路通幸福来,乡村振兴春常在......”

作者简介:

吴桂元,现为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,长沙市作协会员。

本文来自【绿色中国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