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西瓜当饭,油灯为伴!榕江车民小学被淹,教师们在“原始”条件下苦守44小时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1 18:29:00    

6月24日凌晨,洪峰突袭榕江。榕江县车民小学迅速反应,学校党支部书记杨亚江带领学校班子坚守44小时,在全力保障学校安全前提下,最大限度将学校损失降到最低。

迅速响应

凌晨0时30分许,榕江县城的一处小区里,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,车民小学校长杨亚江在客厅里一直无法入睡。

“洪峰要来了,立即到局里来。”突然,杨亚江接到了榕江县教育局局长杨勇的电话,他拿了件外衣,拎着雨伞就匆匆出了门。

来到教育局,杨局长早已在那,他告诉杨亚江,洪峰即将到来,学校要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班主任做好分工,确保学生安全。

24日凌晨,杨亚江和老师们加班到天亮。

来不及回家,杨亚江马上往学校赶。路上,他电话通知班子成员全部到校。抵达学校后,部分老师已经赶到,杨亚江立即安排班主任电话通知家长,让孩子第二天不要来学校,其他人做好留校轮班值守。

这一夜,暴雨一直下个不停,车民小学的班子成员全都留在了学校直到天亮,3700多名孩子家长都接到了通知。

四人被困

6月24日早晨8点,全校100余名老师赶来学校,将学校一楼的相关设备、图书以及物资转移到二楼。

“遭了,我们班有个孩子一个人在家。”在搬运物资时,龙建凤老师反映,班上有个叫梁戚威的孩子是长期寄养在亲戚家,父母在外地。龙老师收到消息,孩子亲戚返回乡下老家,孩子独自留在家中。杨亚江听闻,立刻让班主任上街买物资,确保孩子有食物吃,有水喝。

转移物资。

同时,杨亚江和老师们发现距离车民小学500多米的榕江二桥已被淹没,洪水开始漫过堤口缓慢向县城袭来。

“所有老师全部撤离。”此时,大部分物资被安全转移,除了学校班子成员,剩余老师和工作人员分批撤出了学校。

五分钟后,看到物资基本安全转移,杨亚江等四人也准备撤离,却发现他们无路可退。学校后门直接被凶猛的洪水推翻,瞬间涌入校园。短短数十秒,正大门被洪水硬生生掀翻推行了几十米,两股水交冲撞在一起,卷起的浪重重拍打在教学楼上。

把书向三楼转移。

杨亚江四人所在的教学楼一楼已被完全吞没,四人只好回到二楼观察,然而洪水来势汹汹,不到十分钟,二楼也进了水。

二楼放着之前从一楼搬上来的物资,四人又连忙把二楼的物资又往三楼转移,直到天黑才转移完大部分物资,而此时,二楼的水位已齐腰。几个人瘫倒在一起,就连从地上爬起的力气都没有。

被淹没的校园。

西瓜哈密瓜 教学楼里的晚餐

24日晚上,水位不再上涨,但四人的晚饭却没有着落,当时整个榕江县城断水断电断信号,等待救援已经不可能。他们灵机一动,想到平日有些老师会备些干粮,立即在教学楼里搜罗起来。幸运的是,他们找到了几颗糖果,两盒方便面,还找到了一个西瓜、一个哈密瓜以及一桶菜籽油。

用菜油和碗做成了油灯。

那天夜里,晚饭就靠这几颗糖果和水果解决了,而菜籽油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
“我们拿来当燃油,点灯照明。”杨亚江说,他们找来了碗,把纸巾搓成灯芯,伴着微弱的灯光,在校园里坚守了一夜。

这一夜,着实漫长。杨亚江几人随时观测着水位,又担心学生的安全,大家几乎把所有的留守未成年人数了一遍,尤其是独自在家的孩子是不是有吃的喝的,是否安全,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。

大喇叭的作用

6月25日,天蒙蒙亮,雨总算停了。

想到那些独自在家的孩子,一人提议,用平日应急的充电喇叭向周边喊话。“父老乡亲们,请关注下我们的孩子们,尤其是独自在家的孩子。如果可以,请把他接到你们家里去!谢谢你们了……”

断了电的榕江县城显得有些寂静,老师们的喊话在空中回荡。

“好的,我们晓得啦。”很快,从附近居民高楼上传来了回复的声音。

洪水涌入校园。

学校被淹没前的样子。

25日当天,洪水慢慢退去,直到当天晚上8时许,杨亚江和几名老师坚守近44小时后才顺利从教学楼上安全撤离。他们也收到消息,车民小学的所有孩子都安然无恙。

“你去哪了?怎么都联系不上你。”他第一时间去见了老母亲,接受了老母亲的“责问”。

原来,杨亚江家所在的小区也被淹了,他的母亲住一楼,当他自己在学校部署救援工作时,是二弟在洪水到来时将母亲接到了安全区域。他同样觉得亏欠的还有孩子,受灾以来,妻子、二弟及弟媳都奔赴抗洪救灾一线,自己和二弟的孩子都被送到了姨婆家中寄养。

洪水缓慢退去后,老师们在志愿者和救助队伍的帮助下,一起开展清扫。

杨亚江告诉记者,目前,他和全校老师都已到学校开展灾后清扫和重建工作,希望尽快恢复教学秩序,让孩子们尽快回到学校。

记者从榕江县教育局了解到,面对严峻汛情,榕江县教育局闻“汛”而动,迅速启动应急响应,组织动员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3000余人投入抗洪抢险,筑起守护师生安全和校园财产的“钢铁堤坝”。广大教职工逆向而行,争分夺秒,精准摸排、紧急疏散并安全转移处于危险区域的学生,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确保了在校及关联学生群体的“零伤亡”。同时,所有教职工不畏艰险,奋力抢运重要教学设施设备,最大限度保护了校园财产,为灾后复课奠定基础。目前,全县教育系统正全力投入灾后恢复重建,确保学生尽快返校。

贵州教育报记者 廖尚海

编辑 皮亚丹

二审 钟俊怡

三审 刘钢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