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黄河云评 | 小粮仓大账本:博兴田间的“粮满仓”密码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16 02:47:00    

清晨,博兴县城东街道辛阎村的广播响起:“科学储粮仓今天开领!”村头空地上,蓝白相间的彩钢板粮仓整齐排列。村民张老汉抚摸着防鼠防潮的仓壁感慨:“往年麦子被老鼠啃掉一层,今年这‘铁盔甲’能让千斤粮少损百斤哩!”这只价值400元、农户只出50元的粮仓,正是博兴粮食产业链上最微小却最坚韧的一环——全县10755个科学储粮仓,年减少粮食损失45万斤,织就了粮食安全的末梢防护网。

在城东街道北部,1万亩高标准农田铺展如画卷。田畴间,新修的排灌站与衬砌水渠纵横交错,沥青路直通田间。山东博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打造优质小麦良种代繁基地,农户与公司签订代繁协议:优质麦每斤加价0.1元回收。仅此一项,万亩农田年增产值百万余元,户均增收506元。“过去论斤卖麦子,如今按粒卖种子!”农技员指着饱满的麦穗笑道。农田边新建的博农公司仓储加工中心,让良种就地加工、检测、配送,田间到车间的距离缩短到十公里。

粮食归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同样写满创新。伏田村的粮食烘干塔轰鸣不息,两台大型烘干机日处理粮食800吨。过去夏收时节,城东街道农户常在公路上铺粮晾晒,既堵交通又损粮质。如今烘干中心覆盖周边6万亩粮田,湿粮入塔,干粮入库,“晒粮难”变“随时烘”。而在小清河畔,香驰粮食物流园区的智能粮仓正进行降温系统改造。新修的粮食专用泊位上,输送栈桥如银色巨龙伸向河岸——作为国家级粮食物流枢纽副片区,这里即将成为“北粮南运”的重要支点,5万吨新粮仓与智能物流网,让“博兴粮”直通南北餐桌。

粮仓的变迁,折射产业理念之变。从苇席囤到彩钢仓,从路晒粮到智能烘干,从单打独斗到“企业+农户”全链条协作,博兴人用三个“减法”换来“粮满仓”的“加法”:减储粮损耗、减产后损失、减流通成本。当耿金光等种粮大户通过大豆轮作让土壤重焕生机,当老农数着加价收购的粮款露出笑纹,“好丰光”不再只是金黄的麦浪,更是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价值闪光。正如粮站保管员抚摸着科学粮仓所言:“颗粒归仓的‘仓’,早就不限于家家户户的铁皮柜——它延伸在烘干塔的热风里,奔跑在物流园的传送带上,更扎根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土壤中。”

(作者 胡嫣琦)

编辑:王梦青 编辑:刘梅梅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