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人文章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拿到修复后的合影,宁波84岁老人眼眶湿润了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9:04:00    

7月4日上午,记者来到宁波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四楼活动室,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的志愿团队的志愿者们,正在用AI技术为社区居民修复老照片。

现场,居民们拿出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,有的已经破损,有的已经模糊。得知有这样一场活动,他们今天特意从四面八方赶来,想要修复家中的老照片。

志愿者们正在修复老照片。

在等待修复的间隙,居民们开始分享老照片背后的故事,那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回忆,在活动室里流淌,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。

84岁老人修复合影,重拾跨越半世纪的深情

在活动现场,84岁的老人方朝媛引起了记者注意。在交谈中得知,她今天要修复的是与丈夫马关林的合影。

丈夫已经去世八年了,虽然有儿女相伴,但是对丈夫的思念从未减少,修复这张老照片,不仅是为了重现往昔的美好,更是为了将这份深厚的感情永久珍藏。

方朝媛老人展示修复后的照片。

方朝媛与马关林同为绍兴人,两人相差4岁,在姑妈介绍下相识。

马关林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鄞县农业局,方朝媛也跟随他来到了宁波,在一家服装厂从事行政工作。1965年,两人喜结连理,婚后携手走过了许多温馨岁月。

可惜的是,当年的结婚照已无处寻觅,这张拍摄于1966年的合影成了他们爱情的重要见证。

方朝媛回忆,那天午后,自己去看望在县政府工作的丈夫,丈夫提议一起在楼下合影留念,于是借用局里的相机,留下了珍贵瞬间。

八年前,马关林不幸离世,方朝媛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,每日以泪洗面。在划船社区拆迁时,她更是百般不舍,因为家中的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丈夫的痕迹,那里的一桌一椅,都承载着两人共同的回忆。直到最后收到搬迁的通知,她才搬到女儿家居住。

拿到修复后的合影时,方朝媛眼眶瞬间湿润了,这份沉淀多年的情感,在照片清晰重现的那一刻,再度鲜活起来。

修复后的照片。

照片里,两人面容清秀,眉眼间的默契与深情,让记者不免感叹有“夫妻相”,方朝媛表示,当年很多人都这么说,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很像“姐妹花”。

“我家老头子喜爱书法,人很聪明也很善良,以前一到春节,他就主动给大家写春联。”方朝媛指着自己一旁的蓝色帆布袋说,“这个印有宁波市老干部书画协会的袋子,就是丈夫以前常常背的,现在我拿来背了,就像他始终在我身边一样。”

“想再看看他们更清晰的容貌”,78岁老兵寻回战友青春

78岁的居民王文杰特意从潘火街道乘坐公交车赶来,他带来的两张充满军旅情怀的战友合照,同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

王文杰带来的两张照片,泛黄的相纸在时光侵蚀下显得斑驳陆离。

其中一张三人合影,虽然面部轮廓还能勉强辨认,但因年代久远,保存条件有限,整体画面尤其是面部区域明显泛白,模糊朦胧;而另一张五人合影的状况更令人惋惜,老人并肩的两位战友面部区域几乎完全模糊,只剩下难以辨认的残影。

志愿者们在修复老照片。

王文杰眼中满是怀念,缓缓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:“1968年,我们从位于大连的海军工程学院毕业,一起分配到海南投身基层工作。那时候,大家都铆足了劲,一心想把工作做好。我和这张照片右边的战友,还曾一起出席海军共青团代表大会。”

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三人合照中面相模糊的位置,声音带着遗憾,“这三人里面我是年纪最小的,那时候条件艰苦,照相的机会少之又少,自那之后,我们就再没见过面,也没有合过影。每次看到这张照片,那些热血的青春岁月就全浮现在眼前,所以这次过来就是希望能把这些照片修复好,想再看看他们更清晰的面容。”王文杰说。

王文杰展示修复后的老照片。

在众人的期待下,修复工作紧张展开,照片中战友们的面部特征在AI强大的分析能力下完美复原。

当拿到复原放大又上了色的照片之后,王文杰激动地说:“这些照片承载着我最珍贵的回忆,我从没想过还能看到它们变得这么清晰,太感谢你们了!”

“那时候的婚礼简单而温馨”,她带来了泛黄的结婚照

在当日的活动现场,温馨氛围持续蔓延。“那时候的婚礼简单而温馨”,今年64岁的居民王瑛,带来了自己结婚照以及办酒席时拍摄的照片。

结婚照拍摄于当时颇有名气的东海照相馆,照片中,王瑛的丈夫身着笔挺衣装,她手捧鲜花,脸上洋溢着幸福。

王瑛的结婚照。

“这是我们结婚那年拍的,过去已经38年了,看到这张照片就像回到了当年……”

那是1987年,26岁的她在划船社区的老房子里举办了婚礼。王瑛回忆,那时候条件有限,结婚当天穿的还是自己平常的衣服,也没有那么多讲究。婚礼虽不豪华,但却幸福开心。

“没想到这里连续拆迁了两次,曾经的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,只剩下这些老照片,成了那段时光唯一的纪念。”王瑛说。这些珍贵的老照片,因长期压在桌子玻璃下,不慎泡了水,如今多处破损。

王瑛展示破损的结婚照片。

这些饱经沧桑的照片在修复团队的努力下,逐渐恢复往昔光彩,每一处破损都被精心修补,承载着的幸福回忆也愈发清晰。王瑛满是惊喜与感动,仿佛那段美好的时光再次回到眼前。

活动现场还有一张格外引人注目的照片,足有2米长,是一位居民的外公当年被毛主席接见时的大合影。照片虽保存较为完整,画面信息丰富,但这位居民希望能将其转化为电子版妥善保存,让这份荣耀与记忆能在数字时代永久留存。

志愿者们合影。

一张张老照片在科技与温情的交融下重获新生,它们不再仅仅是纸张与影像的组合,更是一段段岁月瞬间的定格、情感的寄托,在修复过程中,跨越时光,纸短情长,再次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。

相关文章